翻譯這本書讓我掉了幾次眼淚,想到所有人,也有我,為了追求各自的幸福,吃了多少苦頭。幾次之中有一次,淚水直接往肚裡吞,斯賓諾莎那些從拉丁文譯到法文的用字,實在太難對付了。還有一次可能不是淚水,但視線確實模糊,要從作者引用莊子—但也許經過他本人改寫的法文字句中,推敲莊子的原句為何。法文中文似乎全變成蝴蝶翩翩飛舞。
-馬向陽
幸福是什麼?教育部新編國語辭典解:「平安吉祥,順遂圓滿。」法文的bonheur,來自拉丁文bonum augurium,意指「好兆頭」或「好運氣」;英文的happiness,字根源自冰島文happ,意為「幸運」。幸福重要嗎?美國獨立宣言:「追求幸福」是人類不可剝奪的權利;也是人類共同的願望。你想要幸福嗎?想想幸福的相反:悲慘、不幸、痛苦、禍患、災難,你不想要幸福嗎?
作者設計的這趟哲學之旅,過程逐步推進,活潑有趣,再加上提問與實例,援引心理學家的分析和最新的科學資料,一路上還有東西方偉大哲人相伴:從佛陀經由亞里斯多德、莊子、伊比鳩魯、伏爾泰、愛比克泰德、蒙田、斯賓諾莎到叔本華,為幸福人生提出所有的問題與實踐!謀求幸福,實現自我,請踏上這趟富含智慧的哲學之旅。祝你幸福!
-奇光出版編輯 曹慧
奇光出版
原著:菲德立克.勒諾瓦
(Frédéric Lenoir)
幸福的抉擇
譯者 馬向陽
Du bonheur : un voyage philosophique
聽譯者朗讀幸福的抉擇
幸福的抉擇 | 論幸福 | 中國革命的起源 | 什麼是政治行動 | 自願為奴 |
---|
翻譯永恆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這是班雅明〈譯者任務〉與布朗肖〈翻譯〉給出的啟示。翻譯的可能性仰賴上帝的聖澤或賀德林式的瘋狂,因為語言通過詮釋把意義寄託於將臨未來。馬拉美〈骰子一擲不能取消偶然〉對語言的佈置與反省使我們真切察覺到意義的多重性與翻譯的有限性。倘若語言的意義是未定的,翻譯如何可能通過另一種同樣意義未定的語言固定?未決如何決定未決?因此,翻譯涉及獻身於不可能性的瘋狂,而正是在不可能翻譯的翻譯途中鄰近了翻譯的可能性。將翻譯的不可能性並置於翻譯,閱讀者成為複眼人,他不僅閱讀翻譯,更通過翻譯閱讀那不可能被翻譯的、隱身翻譯內的原作召喚,由是,每位譯者不免謙遜與戒慎,因為翻譯總是繞經翻譯的不可能性而最終鄰近了原作。
-潘怡帆
譯者在法國留學研習哲學期間,即熟讀阿蘭的著作,且中文造詣甚佳,因而在文字轉換中,顯得游刃有餘。全書文詞優美,流暢易讀,讓人得以沉浸在阿蘭書寫之中,可說是編輯最大的幸福,也是讀者之福。
-麥田出版編輯 林如峰
聽譯者朗讀論幸福
麥田出版
原著:阿蘭
(Alain)
論幸福
「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教導,成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快樂的藝術
譯者 潘怡帆
Propos sur le bonheur
1996年我剛申請進入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就讀,第一次讀到畢仰高老師法文版《中國革命的起源1915﹣1949》是1987年的第二版。多年後沒想到能成為這本書的中文譯者。
在翻譯時,幸運的得到原作者畢老師的協助,願意和我逐段逐章的討論譯文和他所要表達的內容。過程中,琢磨較多的是原文面對法文讀者用以說明的例子,如何在面對中文讀者時能貼切的表達而不突兀?也是我所面對最大的挑戰。
由於書中討論的是當代中國史,畢老師會引用一些歷史人物具代表性的文句表達思想演變源流,當我找到所引用的中文原文直接放入譯文時,能讓中文讀者閱讀時更能置身在當時的時空和作者對話,是讓我最有成就感的來源。
翻譯這本書,已經讓我收獲豐盛。
-何啟仁
《中國革命的起源》從出版問世那一天起,全世界研究中國現代史的人,即使不曾親自讀過這本書,也一定會在其他學者的論著中發現畢仰高老師的觀點,經典著作的特徵就是如此,它會一再地被引述討論。此書數十年來幾度改版,與時俱進,畢仰高老師也在這次翻譯所用的最新版本裡忠實呈現了自身的學思歷程。
我有幸負責編輯這樣重要的學術經典,必須感謝譯者何啟仁長期付出心力,還要特別感謝梁其姿老師、陳永發老師引介此書給聯經出版公司,以及陳三井老師不辭煩勞校訂譯稿,這是許多人共同的成果,希望我能不負所托。
-編輯 陳逸達
聯經出版
原著:畢仰高
(Lucien Bianco)
中國革命的起源
1915-1949
譯者 何啟仁
Les origines de la révolution chinoise 1915-1949
聽譯者朗讀中國革命的起源
得知《什麼是政治行動》入圍 2017 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第一屆人文社會科學類翻譯獎,我很訝異,也倍感榮幸。「政治」看似離我們遙遠,實則與我們 息息相關;哲學思考能協助我們更容易理解相關概念。作者的遣詞用字雖然易懂,但翻譯時,除了忠於原意,還必須顧及中文與法文這兩種語言在語法結構上的差異,此外也要考慮哲學慣用術語。 除了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從事翻譯最有意思地方在於,每一次不僅能讀完一本好書,更能加強自己在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之間轉換的能力,學習以更多元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李沅洳
「什麼是政治行動」這本書編起來很不容易,因為內容是許多哲學的概念,而這些概念我之前並不了解。因此許多不懂的辭彙需要搜尋資料或是請教審稿者,這在編輯這本書上最大的問題。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才了解其實哲學的概念很有趣,有點像是不斷地抽絲剝繭,逐步釐清許多字彙的意涵,慢慢帶領讀者何謂政治行動。這整套的哲學之道書系是很有意義的,把許多法國哲學概念與思想帶入台灣,提供不僅僅滿足於「哲普」的讀者,可以有更深一層的哲學思考。
-開學文化編輯 黃品瑜
開學文化出版
原著:帕特里斯.卡尼維
(Patrice Canivez)
什麼是政治行動?
譯者 李沅洳
Qu'est-ce que l'action politique
聽譯者朗讀什麼是政治行動
拉波埃西這一生在《自願為奴》中凝結出了經典的不朽,文章雖短,但他的一字一句,和其援引或創作的一詩一詞,卻不多不少地襯出少年對自由與思想的滿腔熱情。正因為這篇著作中思想與修辭共榮,在古法文的載具上,讓中文翻譯工作充滿激盪。翻譯時,既要顧慮哲學概念的精確與忠實,又要顧及古法文書寫裡的典雅與簡明,更不能丟失字裡行間的修辭、俳句、厚實的古籍學養所煥發出的優美。每個字句的著墨宛如一場時空旅遊,在斟酌中更寄望讀者也能在翻譯中讀出時間感,不僅讀出作者的時代,更讀出作者的思想如何翱翔在前後近二十個世紀中,從古希臘直至其身處的法國。篩選翻譯箋註的過程,更讓我見識了只屬於那個時代對歷史、哲學、藝術、思想如何信手捻來。
-孫有蓉
與拉.波埃西以及他的傳世經典《自願為奴》相遇,到成為編輯一路看顧她的出版降生,是一連串意外又精彩的過程。在研究者、譯者與編輯組成的團隊下,「想像文化」能以《自願為奴》做為開啟台灣青少年讀者迎接世界重要思潮的第一本作品,並入圍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第一屆人文社會科學類翻譯獎,一切都要歸功於有蓉博學深厚的研究與翻譯,以及家瑜的詳實校訂。
身為一個非哲學研究出身的編輯,我能為這本書做的著實有限,只能先成為一個毫無相關知識背景的讀者,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閱讀,在中文的語境中與譯者、作者隔空對話、問答,力求在十六世紀法國與二十一世紀台灣的時空,以及五百年前的法語和現代中文之間,磨合出相對適切的語言連結與表述。我何其有幸,能和團隊一起,賦予這本小書一個屬於當代台灣的閱讀與詮釋,並找到與台灣歷史與現實對話的可能性,希望這份喜悅化為動力,引領我們繼續在這個翻譯的夢想之路上向前行。
-前衛出版編輯 鄭清鴻
前衛出版
原著:艾蒂安.德.拉.波埃西
(Étienne de La Boétie)
自願為奴
譯者 孫有蓉
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
聽譯者朗讀自願為奴